【精选】情感的作文汇编八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情感的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情感的作文 篇1一位老者,一小桶麦芽糖,在几栋宿舍楼之间徘徊着……
和脑海中那段最甜的记忆那么相似,朴素的老者,“嘎吱嘎吱”作响的自行车,一小桶麦芽糖,光亮的小铜锣,有节奏的“咚,咚,咚”的铜锣声,这一切是那么的完美,感人,触人心弦,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么天真无邪的自己。
那年的我,一听那铜锣声远远的传来,立马拉着爷爷的袖子使劲的摇晃“爷爷,麦芽糖,麦芽糖!”然后爷爷总会笑呵呵的轻拍着我的脑袋“小馋猫”那时卖麦芽糖的老者总是慢悠悠的从袋子里抽出一根小木棍,眯着眼睛,把小棍插进金黄的麦芽糖里,一用力,拉出长长的一条麦芽糖,然后又见那趟慢慢的往下落时,童真的我总会焦急的喊:“快点!快点!”然后卖糖的老者才会乐呵呵的把糖卷成一团。咬着麦芽糖拉出来一条晶莹的细丝儿,满满的都是甜蜜。
回过神时,再望着楼下推着自行车的卖糖老者。在形形色色的学生群里缓缓前行的老者;在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学生群里缓缓前行的朴素的老者;在大肆喧哗,旁若无人的戏闹的学生群里缓缓前行的有节奏的敲击着铜锣的老者;在这个散发着无数食物芳香的街道缓缓前行的老者;与这一切,显得那样格格不入,那么的孤单。“咚,咚,咚,”的铜锣声偶尔会引起好奇学生的回首,但也仅仅是匆匆的一瞥,又快步离去。好几天了,老者的麦芽糖从来都无人问津,或许有一两个图新鲜的学生也不一定。
外界再怎么喧闹,老者都不顾,他一直都是看着前方,一手敲着小铜锣,一手推着自行车,慢慢的走着自己的路,那样缓慢,那样安宁,仿佛老者周围有一方属于自己的世界,外界的影响,无法进入;仿佛老者不是为了卖糖,而是带着他的心爱之物随意漫步;仿佛老者穿越了数十年,从恒古的过去,走到了繁华的今天。现在,那位推着自行车卖麦芽糖的老者已经不再出现了,或许这里只是他脚下路的一小段;或许,他依旧在前进;或许,他再也不会回到这里来了;或许,他终于舍得放下手中的铜锣,让那辆陪伴他走过无数风雨的自行车休息了,让那罐散发着淡淡清香,晶莹透亮的麦芽糖永远的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我后悔,没有再次尝尝童年的麦芽糖,咬着超市里说是麦芽糖的块状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咚,咚,咚,”我仿佛又看到了衣着朴素的老者,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有节奏的敲着锃亮的小铜锣在缓缓前行。
那罐甜了我整个童年的麦芽糖。
情感的作文 篇2张爱玲在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曾写到: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读这段文,心中总是会生出无限荒凉,当爱情遭遇婚姻,轰轰烈烈是否敌的过似水流年,谁都不得而知。
你的婚姻十年了,二十年了,当初奋不顾身的激情还在吗?
从开始的甜甜蜜蜜,渐渐的开始吵吵闹闹,再后来就沉默不语。
心想着,算了吧,就这样凑合吧,勺子和碗哪有不磕碰的,人家能忍,我为什么就不能了?
于是,在外面你依然光鲜亮丽,谈笑风声,幸福的能掐出一汪水。
只有夜深人静时,抛开一切杂念,听见自己的心在细细的抽泣时,才知道,有一种绝望无处不再,不是失望,而是彻头彻尾的绝望。
许多时候,人到中年,情感世界走到了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对于那些个果断分开,另觅佳偶的人,慢慢想来,我是佩服他们的。
这样的人,一定是有激情的,处世果敢,活的真实而恣意。
不是谁都有这样的勇气,上有老,下有小的现状,披星戴月,苦苦奋斗,好不容易才得来的房子,车子,这些都在无形的束缚着你,放弃,意味着,从头再来。
且不说金钱,你有做人做爹后娘的潜质吗?你有奔五张了,还去生孩子的勇气吗?如果没有孩子维系你们之间的感情,你敢拿两颗支离破碎的心,去赌你们的未来吗?
当然了,婚姻本身就是一场豪赌,说不准你就真赌对了。
但大多数的人选择了隐忍,就象爱玲的文字,他们会时时的想想床前明月光,想想心头的那一粒朱砂痣。
于是就有了,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这样的情景。
中年人的爱情,变得不再纯粹,他们一边想抓住青春的尾巴,找找初恋的感觉;一边又要想着妻儿老小,接受良心和道德的双从拷问。
记得雪小禅在一篇文中写到:人的天性大抵是喜新厌旧的,吃鲍鱼都吃顶了,何况天天面对一个人?
现实就是如此的凉薄,你想要的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只能到电视,电影中去寻觅了,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韩剧中王子与灰姑娘的童话戏码,总是收视率奇高,原因是它满足了人们一种普遍的美好愿望,试问,一个上市企业掌舵者的儿子,会娶环卫工人家中学都没毕业的女儿吗?即使你貌若天仙,即使你聪明可爱,成功的几率也只是微乎其微。
就算是这五百万的大奖当真砸中了你,你能知道他们的婚姻能扛的过七年之痒吗?
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人际关系,爱好兴趣能真正的磨合适应吗?据研究表明,门当户对,个性相近的婚姻,会更加和谐,稳固一些。所以说老话我们还是得多听听。
曾经黛安娜王妃和查儿斯王子童话式的婚姻,轰动全球,然而,婚后生活并不尽如人意,终究是劳燕分飞,美人香消玉殉。
我的一位同学,漂亮,气质,聚会时永远是人群中的焦点,
忽一日,酒后,她落泪了,说老公有了情人,他不说,她也不点破,
日子照样过着,只是心里有了隔阂,自然而然的分房而睡了,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
闲时在家做饭,也是各自炒一个喜欢的菜,就象两个合租房子的租客一般,只有孩子在家时,才稍稍有了一些人气。
曾经的你侬我侬,仿佛昨日黄花,真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涂留了一片惘然心。
同学的老公,我见过。其貌不扬,不苟言笑,听说,当年颇费了些心思,才把同学追到手。
一时之间,众人皆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中年人,已没有资本谈情了,要谈也只能关起门儿来,抱着儿子来谈,一不小心,发错了情,你就是出墙红杏,或者现实版的陈世美。
所以网文,微信,才有了那么多的心灵鸡汤,教你淡然处世,采菊东篱。
教你学会感恩,学会宽容。一杯茶,一段曲,最后心如止水。
道理大家都懂得,只是处在青年和老年的夹缝中,有的人留在年青人的世界,还想任性一把。而有的人,已开始接受渐老的现状,安分守己。
夹缝中的情感,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如同中年人荒芜的心。
情感的作文 篇3 < ……此处隐藏2060个字……>轻易可以得到的东西,总让人觉得不够珍贵而不懂珍惜,唯有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苦涩等待才会让人在煎熬中体味寻找和等待的意义。因为不想降格以求,所以只能茕茕孑立,在孤独的王国里倔强的挺立。或许过尽千帆皆不是,又或是曾经沧海,除却巫山,可对那份美妙的情感期待仍然不改初衷!
这固执的找寻是多么地让人心生怜悯,因为那随岁月流逝的不仅仅是水,更有那不再回头的青春时光。
有人曾经这么导读一本书《穿心莲》,在这本书里,回答了“女人真正想要什么“这个问题,答案是,现代都市的知识女性,想要的是情感生活!不知对错与否,也不想过多的评价,可对于真挚情感的追逐和寻觅,已成为了人们无可回避的现实。
那不能用钱去买卖的却又让人感动、兴奋、喜悦的真诚和善良,那不能言说形容的却又让人充实饱满、心灵有所寄托、充满生活的热情和期望的真挚情感,才是最为珍贵和稀少的,需要用一生的时光去珍惜和珍藏的。
情感的作文 篇7雪冽冰寒,冷风彻骨,路上行人稀少,没人愿意在这酷冷的严冬踏雪爬山,更没人愿意刚过新年初六就去远山踏雪爬山。而我因工作原故,却不得不去深山密林寻趣。其实,在寒冷的野外工作是很艰辛的,百无聊赖的时候,只好自己雪中寻趣,找些乐子自己开心,忘掉忧愁与烦恼。每到冬季,都做一套厚厚的棉衣裤。棉裤预备薄、中、厚三套,厚棉裤一是用羽绒做,二是用羊绒棉和棉花合成;棉衣是羽绒服,我则怕冷又预备一件羽绒小棉袄和羽绒马甲。严冬来到的时候,远远看到行走山上的我,几乎就是一个笨拙、憨态的圆球在滚动。
冰天雪地,银白世界。深山密林,一片静谧,寂静的让人心慌,冷艳的让人心悸。来到远山作业地,却别有一番洞天,机械轰鸣,漫山飞雪,满山飘歌。望着辛劳工友,霜满鬓发,宛如圣诞老人,聚财赐福。
中午短暂的一丝阳光,偶尔听到几声山雀啼鸣,之后,一切生命的迹象又归于平静。风吼雪冽,林中寒雾,填满了整个山坳。若不是生产作业人员晚归的踏雪声,远山真的是一片沉寂。
冷夜袭林,几声兽吼。山坳棚舍,烛光摇曳。寒星残月,篝火灰烬。风冽霜天,雪压枝折。宿在塑棚,数点星宿。听着工友酣声,闻着工棚味道,弥漫着我的身心。这个冬夜,远比星级宾馆,更让人富有幻想。
文人墨客笔下的冬,银装素裹、柔雪晶莹。冬染窗花,千奇百怪,美妙绝伦;雪峰圣洁,不染丝尘,飘雪柔情。虽然我不懂什么是艺术,就是看雪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喜悦,心里也只能说“好看”。天天看惯了冷艳的雪色,心中也就没有一丝惊奇,一点欣赏感。
沿着山路游走,寒风刺骨,残雪袭脸,冻得红红的,这酷寒的滋味,还是让人有些吃不消。山坳处没有风时,享受着太阳,将手荷袖,有一种暖暖的感觉,时而悠闲,时而快乐,时而激情,山中这片刻的感受,竟然就是幸福的享受。幸福得很简单,就是一种满足。
情感的作文 篇8摘 要: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的感受并不轻松,尤其在各种媒体信息的交流,其时效性都远远超过了书面表达形式的情况下,作文教学的意义已经让许多人开始怀疑,要求也在随社会的进步同步提高着,但是方式方法不论进行怎样的革新,多少年来存在的假、大、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不少教师选择了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力求通过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习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作文兴趣。然而遗憾的是,每次活动过后,学生诉诸笔端的仍然少有亮色,要么是对活动过程的琐碎记录,要么便是对某种现象、事理的肤浅认识,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说缘木不可求鱼,然而,缘“水”为何仍不见“鱼”呢?毫无疑问,关键在于水。从一篇题为《情动而辞发》的文章中受到启发,开始了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尝试,效果明显。
关键词:作文;情感;突破
一、培养情感,让学生有感而发
其实,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中小学生,一半以上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特殊环境里变成了所谓的乖孩子,家长的期望是学生的奋斗目标,老师的要求是学生的行为准则,他们把自身交给了课堂和老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没有任何的必要去介入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中的喜怒哀乐,他们成了地地道道的人体计算机。既然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一个人为设置的教育场景或者是亲身经历现实生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要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感受生活,促使他们思考生活,从而激起他们的写作激情。人为的和有意的,它就具有计划性、目的性,所以更具有时效性。
二、吐露情感,让学生笔下生花
为了让学生吐露真情实感,教师也需要创设情境和特别的引导,否则,即使有了真情实感,学生也会忽视了它,不把它看做是作文真正的灵魂。在一个班的作文课上,我就这个班的几个同学和另一个班同学打架的事作为素材,就事论事,自拟题目作文,效果不错。
三、梳理情感,让作文收放自如
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是肤浅的,如果教师顺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找找茬,学生的思路会马上集中在一条主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趁热打铁,帮助学生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让作文主题更鲜明。
1.情与境的关系
情是内在的,境是外在的。情的传达依赖于境的创设,两者一表一里,融为一体。好的作文应该话语蕴藉,情调含蓄朦胧。中国传统诗学中,强调“比兴”手法,就是避免直白式抒情。学生在写作文之际,应该注意情与境、情与声的结合与交融,做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2.情与理的关系
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情理兼备。理,包括事理与哲理。事理是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对于叙事性文章,不可或缺。哲理是潜藏于作文之中的人生意义,是最富有魅力、令人回味无穷的。但这些事理和哲理,都应该被情感化、心灵化、诗意化。
3.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作文写作应该是对个别情感的具体描述,不能从一般概念出发去寻找例证,而应抓住生活中富有特征性的独特情感,在特殊中显出一般,才能产生有限见无限、言犹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达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才能避免模式化、套版化写作。
四、升华情感,让作文主题鲜明
如果说文章是一棵大树的话,情感体验便有如树根,“根深”才能“叶茂”。那么,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去梳理情感、升华情感呢?这就要求训练他们的“内省力”。我国古代的儒学家曾把内省力的自我训练作为道德修养的手段之一,强调应该“日三省乎己”。这种建立在严格的道德自律基础上的主体对自身心理的内省正是培养体验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内省”才会“自知”,行文时才不会将感受仅仅停留在纷乱的现象上去做零碎的记录,才能写出声情并茂的文字,流露出真情实感,抓住读者的心。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不仅要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梳理并表达情感,同时还要通过“内省”和反思,使这种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这样的基本功练好了,作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自然也就有话可说,有理可讲,有感可发,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了。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