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情感的作文汇编8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情感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喜欢小动物,我认为小动物是有灵性的,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我养的小动物我都视它为亲人。
记得有一次,我在花鸟市场看中了一只蜥蜴,便把它买回了家。在我的反复思考下,把它取名叫做了“小蜥”。名字可不好取!我想了大约十分钟,想出了什么“长尾”、“蜥龙”、“战圣”、“狂霸”、“烈霞”等等。可是,我还是认为“小蜥”最好听,既朴实又亲切,格外动听。
取完名字后,我又想尽办法给它个舒适的家,创造自然的环境。我把从花鸟市场买回来的最大“别墅”打开,把饮水池和餐台也放入,为了防止它爬出去后找不到家,我先把天窗关上,再想怎么将环境变得更舒适,更接近大自然。有了!我灵光一现,不如帮它做个木棍游乐家吧!我连忙穿上鞋子,去小区里找木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拿着许多木棍,回到了家。我先用一根较细的木棍将小蜥放入另一个较小的“屋子”,接着在“大别墅”中造好我的木棍游乐家,再将小蜥放入“大别墅”中,这样小蜥的家终于完工了。
就这样,我每天上学前给它换水、换食,放学回来看看它,再给它加水、加食。知道有一天,爸爸告诉我——蜥蜴喜欢晒太阳。
一个周末的中午,我们三个人都在家,爸爸说:“今天天气挺好的,让小蜥晒晒太阳吧!”不知妈妈从哪儿找出了张报纸,将小蜥的“大别墅”放在了阳台上,用报纸盖住了半边。哦,明白了,这样的话小蜥既可以晒太阳,又可以去阴影处休息。我说:“妈,过十几分钟把小蜥拿进来,别晒死了,我先去做作业了”。没想到,担心成了事实。爸爸看手机,我做作业,妈妈午睡去了,结果小蜥就这样被遗忘了,活活被晒死了。见到小蜥的尸体后,我悲痛欲绝,妈妈、我、爸爸都有错,我一直哭,一直哭……整整哭了一个下午,当我哭累了休息的一瞬间,爸妈告诉我,“我们一起去把小蜥埋葬了吧”。于是我们在小区中千寻万寻,最后找到了个好地方——河边的一个灌木丛,把小蜥埋葬在那里。回到家后,我又边哭边写了一篇日记,还做了个伤心的便贴贴在了书房的墙上。
已经过去快三年了,现在那便贴还在我的墙上,每到清明节,我也还会去看看小蜥,有时我也还会翻出日记看看,就算过了十多年,我也不会忘记我短暂的伙伴——小蜥。
指导老师点评:小作者很善良、很有爱,把小蜥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在取名和别墅设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小蜥的不幸去世更给全家带来了悲伤。愿小蜥在天堂保佑这善良的一家永远幸福安康。
爸爸在暑假给我买了两本书,其中一本书的名字叫做《心灵鸡汤—温暖心灵的情感美文》。
冰心有一段话,我每一次读,心灵都有所震撼: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们,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亲情、爱情、友情、人情、世间情感林林总总,纷繁幻变亲情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友情是一种相互的,可以随时安然栖息的理解堤岸;而爱情则是一种神秘无边,可以使歌至忘情,泪之潇洒的心灵照耀。
这本书收集了中国第一线美文,作家们精心雕琢的作品,他们以娴熟的笔墨,用人生的经历渲染,把生活里最直接,最至情,最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一滴地洒满现代人渐行渐远的感情荒漠,触动人性深处最柔软的那一根神经,给我们心灵带来震撼和温暖,是我们相信世界的美好,人性的善良和崇高。
在一个寒风呼啸、雷雨交加的傍晚,我脚步匆匆地往家赶。突然,我看见路边有一个高中模样的大哥哥双手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帮帮我们的同学吧!!两个大大的感叹号深深地诉说着不幸。另一位大姐姐手里拿着一封求救信,不断地读给路人听;还有一位大姐姐捧着一个红色的捐款箱,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黄色大字:好心的人们,请帮帮我们的同学吧!
我忍不住停下脚步,听了姐姐的叙述,才得知他们有一个同学的姐姐得了尿毒症,由于家里经济困难,爸爸和妈妈都是下岗工人,到处筹不到医药费。同学们知道了,自发组织了这次募捐活动,暂时还瞒着那位同学。他们个个脸和手都被冻得通红通红的,虽然穿着雨衣站在屋檐下,浑身早已被雨水淋湿了,但他们仍然坚持站在那儿呼唤着、期待着。每当行人走到他们身边时,他们眼里便会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花;等行人逐渐离开后,他们的眼神又会暗淡了下来;只要有“好心人”投进一枚硬币或一张纸币,他们脸上就会露出欣喜的笑容。哦,那笑容真美,就像在阳光下盛开的向日葵,充满了希望。我心里一阵激动:掏出了身上仅有的十元钱,投进了捐款箱。姐姐高兴地对我说:“谢谢你,小妹妹!”
回家后,想起来,我十分遗憾当时没有等妈妈来接时再多捐一些。我希望这个社会能有更多的热心人,让世界处处充满温暖、充满爱,充满生命的希望。
爷爷家养了一条狗。
听到这个消息,我立刻来到爷爷家,想一睹为快。
走进门,就听见一阵狗吠,“汪汪汪”像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哥哥见了,忙把我往他身后拉,冲我说道:“你别过去,这狗还很生,躲到我身后来,小心它咬你!”我听了,暗地里捏了一把汗,庆幸自己没有碰它。警惕地向后退了退,这狗的性子可真“牛”呀!
中午,该喂狗吃饭了。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它的身边,这才真正看清了它的外形:一身乌黑发亮的毛,就像彬彬有礼的绅士披着一件耀眼的皮袄,一双竖起来的耳朵即使在这吃饭的时候仍然保持警惕,一有风吹草动就立马向四周望望。灵敏的鼻子东闻闻,西闻闻,生怕错过了什么好吃的。
今年冬天,母狗刚生下了三只小狗,好可爱呀!生下了小狗的母狗显得憔悴极了,但是仍然打起精神趴在窝里,给小狗取暖。我心想:这母狗真是的,老是守在小狗身边,害得我都不能玩了。
吃饭了,哥哥用骨头把母狗引诱到餐厅,我乘机悄悄溜进了屋子里,一眼看见了躺在稻草上的三只小狗仔,小狗那可爱的样子竟然让我忘记了身边潜伏的危险,也忘记了母狗那凶恶、可怕的样子。于是,我放开了胆子,正准备摸摸小狗的时候,母狗嘴里叼着几根小骨头,见我站在小狗的旁边,以为我要伤害它们,于是用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嘴里的骨头也不要了,只是低低地发出“呜呜”的声音。我一见,不妙,于是猛地往外跑。母狗也不甘落后,在后面穷追不舍,幸好这时哥哥从餐厅赶来,我才幸免于难。
我不禁思绪万千,母狗爱自己的孩子,动物也有自己的情感,不止是人类才有母爱,动物也有着母爱。
升入中学以后,越来越不想回家。尤其是高中以后,可以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再回一趟。
而当我捏着手中响着得到电话,却有些难过。思绪瞬间回到年少时期,那时我大概十岁的样子……
因为生活所迫,我六岁起就跟随母亲在春节期间摆摊卖水果,这边有个习俗叫“年例”,而每一天都在不同的地方有着年例,所以我们是每一天早早就奔波到一个个小村庄,夜幕降临之后还在外头。所以,自小我就不能害怕黑暗。有时坐在母亲的自行车后面,听着一路的烟花绽放的声音,她一路叫我看,也就是那以后我再也不喜欢烟花。
我要说的却是我小时候特别恋家,即使那是砖瓦的房子,下雨天还会漏水,但毕竟那是一个我熟悉的地方。尤其是在年例期间,每当漆黑的夜里回去,我的两个小弟弟会煮好饭烧好水等着我们回去,那时就会觉得冬天很温暖了。有一次是早上,母亲去进货而把我扔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我等了好久就哭了,旁人问我是哪里人是不是在等什么人……有一次是傍晚,我们是在几个村子外的一个村子卖水果,母亲的自行车搭载着许多东西,而我也不嫌弃地背起一个麻包袋纸片走向回家的路,那时候我恰好读一年级,我的同学在路上玩,他们跑过来跟我说远远看着光着脚背着东西的我还以为我是是拾垃圾的……而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是,那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左右了。而我和母亲还在外面,那时早已经没有公共汽车搭乘了,而那又是一个比较远的地方,母亲把自行车放在了车站附近。那时我看到一个摩托车的载客的大叔,我告诉她我母亲等一下就过来,叫他等等搭载我们回到镇上,他稍微等了一下却骑着空车去找客人了。待母亲来后,我就着急地哭了,问她为什么那么慢,我们没有车回家了,而我要回家。后来还是有车回去了的。
那个恋家的,在读中学以后的我看来,那还真是个孩子,只有孩子才特别渴望家吧。而现在,我看着家里的来电,轻轻叹了口气。毕竟我对人与物的依恋不同了。小时候觉得家真的是个温暖的港湾,在陌生的地方就很想回到那里;而长大后,却觉得家是个令人烦恼的地方,那里承载着无尽的矛盾与不停的争吵,非常想要逃离即使是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
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家的定义真的不同吧,对它的依恋也会随着改变。
人与人之间存在情感,那么动物之间也一定存在这情感。我在一本叫《森林报》的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则令我泪眼汪汪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十分感人在一个茂盛的森林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但小动物也不会自由。弱小的动物就该被野兽吞食,这是大森林中不可变动的规律。但是如今大森林中出现了一群可怕的猎人,他们手持,不论是再强大的野兽也是不在话下!狼——这种既狡猾而又凶猛的完美野兽出洞前也必须用自己那灵敏的双耳和超强的嗅觉能力分辨猎人的方向与位置。
冬天来了,小动物们都躲到了厚厚的雪地里,部分野兽都冬眠了,只有狼还在与冬天顽强拼搏着。狼群们又饿又冷,渴望的望着森林外的村庄。村庄里有好多可口的美食,但也少不了可怕的猎人!暮色降临,这使得狼群们嚎嚎叫嚷。这时,有一窝狼实在受不了饥饿的阻挠,向着紫黑色的天空撕心裂肺地吼叫着嗷-唔——嗷-唔——听见狼的叫声,村庄的`家禽们慌乱极了!当然,家禽们不会有事,因为猎人已经做好埋伏。
这狼的一家并不知道,危险正在慢慢靠近它们一直向着村庄的方向走去。突然,走在最前面的母狼发出了警惕的叫声。显然,母狼察觉到了猎人的存在,它马上掉头向狼群的方向走去,结果才刚走五十米,就见到一张红布挂在树枝上。十分有经验的母狼知道:有布的地方就一定有猎人!
可以来不及了!猎人都冲了出来,用枪口指着狼的一家。公狼站了出来,朝猎人怒吼一声。母狼明白,它唯一能帮助公狼的就只有带着三个孩子们离开了。
后来,公狼全身上下血淋淋的,躲在草丛中的母狼激动得双眼充血,紧紧搂着孩子们目送着公狼被猎人拖走的身影,地上还留着难以抹去的血迹
公狼竟为了母狼和孩子们牺牲了自己!这完全表明了动物之间也存在着深厚的感情。
世上处处充满真情,充满温暖,那天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件事,至今想起来都很感动……
那天下着雨,我用书包遮着头上上了公共汽车准备回家,车上很多人,大多是学生和上班族。车上没位置了,我扶着栏杆站在车上。
我看着窗外的景物,到了第1站(我需要到第2站),我却全然不知。司机一个刹车,我一个趔趄,撞到了一个人身上,我连头都还没抬起来,急忙道歉:“对不起。”
“没关系。”一个亲切的声音。
我抬头。这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生,她穿着红衣裳,还拄着双拐。
她是一个残疾人!我很惊讶,车上竟然没一个人肯让座给她!
坐在车上的一个绿衣女生看见了她,说:“您怎么不坐着?”
红衣女生对她笑了笑,摇摇头。
我开始愤怒,心想:那女生明知道人家没位子坐,还不给她让座,她可是残疾人啊!
想着想着,到第2站了,我刚想下车,却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情景:红衣女生把双拐给了绿衣女生,对她说:“小凝,你拿好拐杖,老师背你下去。”
不敢相信,那个红衣女生竟然不是残疾人,而是一个教师!绿衣女生不是不让座,而是让不了座!
红衣女生吃力地把绿衣女生背起来,一步一步艰难地走下车,嘴里还念叨着:“小心!”
我站在那里,看着她们消失在雨中的背影,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在近代科幻小说《三体》中,因善心险些造成灾难的人类圣母程心引起了众多读者对其真善美的弊端的思考:在一个崇尚理性的时代,人类的传统价值观与同情心似乎并不能为人类创造效率,有时可能抱时代后腿,那其意义何在?这种思考是正常的,而情感却绝非毫无意义的。因为它在引导我们感受美好并创造美好的同时,帮我们保护了人类的基本属性:爱。
我们时常会担心人工智能一旦拥有了人类的情感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可见我们对人类情感的价值有着清楚的认识。但我们有时会无奈地发现当代社会道德的下降,我们正向着唯利主义与利己主义前进。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我们时代所标榜的理性。比起精致的利己,过度的理性反而更加害人,理智确实可以让人谨慎小心,避免犯错,而也可能让人丧失情感、冷酷无情。这其实已经丧失了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对理性的基本诠释,将导致人性崩塌的灾难性后果。我们所需要的,是人性的复活!
其实,我们对人性的价值思考从未停歇。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作者早已提醒我们没有精神的社会将变得何等危险。丧失精神与情感的人会像计算机一样公式化所有问题,而认为去除精神独立思考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人就像陀翁在《白痴》中所讽刺的那样,本身就是一种自大的表现。而情感则不然,或许它的确可能有优柔寡断的危害,其本质对人的滋养就像阳光对于花朵一样不可缺少。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的成就一定可以让妈妈自豪,但妈妈更骄傲你可以永远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同情心。是啊,同情心它可以小到我们对一草一木的关爱,对一个落魄者的援助,大到对全人类的苦难之思考,对世界的包容与博爱。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就留下了这样的话:一个理发师在你最无助时候对你的鼓励比你取得荣耀那天的万封祝贺信更让人心头一暖。情感带给人的难道可以用金钱衡量吗?
我们一定不愿把自己砌成一个冰冷的机器,我们渴望纯真的和谐与美好。理智与科学本没有错,但这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非最终答案。是方法论,而不是价值观。我们真正的价值观应帮助我们保持人性,区分善恶,创造并感受美好与温暖。我们不一定要像佛陀那样普度众生才是人性的美好,从态度上善于发现美与爱本就是人性的意义。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